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全文的差异分析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 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 投资 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 税法 》
2007年3月16日,我国公布了《》,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以下简称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本文将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加以归纳和整理,以供大家学习讨论。
一.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变革历程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起源
中国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影响,始议于20世纪初。清末宣统年间(大约为1910年),曾经起草过《所得税章程》,其中既包括对企业所得征税的内容,也包括对个人所得征税的内容,但是未能公布施行。
4.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5.研发费用扣除标准
(四)纳税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的变化
1.扣除比例变化
2.将计税依据由“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利润总额”
按旧税法计算如下:
(1)调整所得额:163+20+10=193万元
(2)捐赠额扣除限额:193×3%=5.79万元
(3)应纳税所得额:193-5.79=187.21万元(直接向农村
学校的捐赠不得扣除,捐赠额大于捐赠限额的按限额扣除)
(4)应纳所得税额:187.21×33%=61.78万元
如果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计算如下:
(1)利润总额:163万元
(2)捐赠额扣除限额:163×12%=19.56万元
(3)实际捐赠支出总额:20+10=30万元
(4)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额:30-19.56=10.44万元
(5)应纳税所得额:163+10.44=173.44万元
(6)应纳所得税额:173.44×25%=43.36万元
(五)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
2.取消
新所得税法取消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5%的优惠税率。
3.扩大
在以下两个方面、新所得税法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使用范围对象。
(1)高新技术企业。新所得税法规定,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取消了原税法的地域限制。税务人员应重点掌握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
(2)创业投资企业。新所得税法增加了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税务人员要参照原注册资本的规定和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注意创业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
(六)新企业所得税法新增了反避税条款
在我国原来的税法规定中,未对反避税工作做出有效的规定,在这十几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新所得税法用了第六章整整一章来阐述反避税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提升了反避税规则的地位
2.规范关联人的表述
3.确立了反避税工作的基本原则
4.完善了转让定价税制
5.扩充了反避税工作的内容
四.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变化,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对新办企业所得税监管乏力
2.企业纳税地点变更以及总部经济导致的税源管理问题
3.企业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双重征税问题
4.新的避税问题产生
5.国税系统涉外税收管理部门和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问题
6.在具体纳税申报方面,现有规定和纳税申报表也有需要改进的细节
在未出台新纳税申报表的情况下,具体纳税计算存在模糊性。例如,在原有纳税申报表的规定中,对于捐赠支出,当“纳税调整后所得”小于或等于零时,扣除限额均为零,所有捐赠均不得扣除。这就与新税法精神存在冲突。
(二)改进建议
1.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
2.完善地方税体系,真正做到税源稳定、税权落实、法律保障、征管高效
3.减少外资企业寻求避税的途径
4.加强合作,以税收信息化为平台,建立信息收集、查询网络
5.在税收申报时应加强对明细帐备案检查
6.完善税收优惠制度,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
结束语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无疑将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无论在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平等税收负担还是引导资金的流向、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必将积极促进企业平等竞争的税收法律环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