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怎么算会计分录,所得税费用是什么科目和应交所得税的区别
一、 资产负债表 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表述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表述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一)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二、所得税费用的巧算法
从上述准则中规定的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所得税费用计算过程中既涉及对当期税前会计利润按纳税调整增加额及减少额的调整,还包括对应交所得税按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理解。
三、所得税费用巧算方法与传统计算方法比较
[例]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2.5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余额22,5万元,保修费用项目余额25万元,未弥补亏损项目余额15万元。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5万元,均为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产生。本年度实现利
存货项目: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0--20=980(万元)
存货的计税基础=1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20×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5-22.5=-17.5(万元)
预计负债项目: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80(万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80-8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余额=80-40+6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80×25%=2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100×2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