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进行到底,税制改革热点问题的原则不包括
营改增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给实体经济、工业企业、制造业的减税效果是实实在在的,给这些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谋发展的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
2012年至2016年,我国GDP增幅从7.8%逐步放缓至6.7%左右。虽然增幅降低了1.1个百分点,但这个6.7%左右的增幅是在我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基础上实现的,是在质量提升、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中实现的。
近年来,为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营改增步步扩围不断惠及工业企业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的基本取向。营改增及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惠及了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
就营改增来讲,工业企业是原增值税纳税人,本身不在营改增范围之内。但由于他们取得新扩围企业营改增以后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进行抵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军称其为营改增的“净受益者”。
营改增扶小企业上马再送一程
去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1069万户纳税人中,小规模纳税人934万户,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87%。营改增对小企业的扶持作用既充分体现在了制度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在各级税务部门的纳税服务上。